基于五码合一,品牌商如何杜绝窜货乱象?

窜货是指渠道商在未经品牌商允许下,自行将产品从渠道商自己的区域转移至其他渠道商的区域销售的行为。窜货问题屡禁不止,根本原因是品牌商并没有全面抓住发生窜货的核心问题。品牌商想要解决窜货乱象,需要把控渠道关系和货物流向,实现“厂商店一体化控盘”,再以窜货动机“利益”为切入口,实现“全链路共享式分润”,让渠道商“三不”:不想窜货、不敢窜货、不能窜货。

image.png

传统防窜货方案:特殊标识+严厉惩罚,双管齐下

在传统的防窜货方案中,品牌商一般选择在箱体商印刷特殊标识和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遏制窜货行为。

a.印刷特殊标识

一开始,品牌商选择在产品箱体外部的某个位置印刷数字标识或者文字标识来标注这一箱产品属于某某地区专卖,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被窜货的渠道商更改内容或者撕毁标识,照样窜货。

  因此,品牌商又出一招,将标识方法,而且还在箱体四周都印刷上标识,如此渠道商就没办法撕毁防窜货标识。但品牌商有“张良计”,渠道商也有

“过墙梯”,既然箱体的标识撕毁不了,那就拆掉箱子,散着卖,不过是多了一点人工和时间成本,与窜货获得的利益相比,还是赚了。

image.png

b.制定严厉惩罚制度

品牌商对于渠道商的窜货行为深恶痛绝,制定了一套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控制和惩处窜货行为,若发现渠道商窜货,就直接罚款,以此震慑渠道商,让其不敢窜货。但惩罚始终是事后补救,渠道商的窜货行为发生后,会伤害到被窜货渠道商的利益,且扰乱当地的市场价格,这部分不利影响并不会因为窜货惩罚而有所改变。


而且,当产品箱体的特殊标识被破坏或者找不到产品外箱时,那么即使窜货行为发生,品牌商也找不到惩罚的对象,更别谈对窜货渠道商进行惩罚,就算知道是谁窜的货,无凭无据,渠道商也不会认。

image.png

基于一物一码的防窜货方案:赋码追踪,精准找到祸首

  虽然传统防窜货方式利用防窜货标识和窜货惩罚双管齐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窜货行为的发生,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怎么样精准找到窜货的源头?一物一码的技术为追溯窜货源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企业对产品的箱体、盒体进行关联赋码,经销商订货后,总部扫码出货给对应经销商,稽查人员通过扫描箱、盒上的任意一个码,都可以查询到该产品属于哪个经销商的,通过扫码跟踪货品从而监控窜货行为。

尽管窜货的渠道商仍然可以对码或包装进行破坏或更换进行窜货,但在箱码上叠加盒码的举措,能够在较大程度减少窜货行为的发生;而且对已发生的窜货

现象,追溯成本方面也能下降很多。

image.png

新型防窜货方案:五码关联,窜货返利

渠道窜货的常规诱因无非几种:货卖不动了、钱赚的少了以及监管不得力。


前两种属于是无奈窜货或者被动窜货,因为对渠道商来说,窜货可能是“找死”,但不窜货那就是“等死”;后一种就是品牌商本身的防窜机制有问题,不能对货物流向实现实时监控,对防窜情况不能第一时间报警,才给了渠道商窜货的机会。而究其根本,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利益作怪。因此,米多在为品牌商提供解决窜货问题的方案时,选择从“利益”下手,帮助品牌商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窜货机制,让渠道商不想窜货、不敢窜货、不能窜货。


a.渠道商“不想窜货”

对于想要通过窜货清除积压库存,以此求“生”的渠道商来说,如果品牌商能够帮助他们清除库存积压、促进销售,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想着窜货。基于一物一码技术的双向红包策略可以帮助产品在渠道业务场景中流转,拉通渠道全链路,赋能终端动销。


双向红包是扫码正向红包和扫码反向红包的统称。扫码正向红包一般用于市场下沉、渠道分销的场景,通过向渠道发放类似开箱红包的经过奖励,鼓励经销商和门店多多进货,加速向下铺货,覆盖更多终端,分销更多产品。


扫码反向红包则是把消费者动销和渠道利润紧密关联,以消费者扫码这一动作代表交易完成的标志,以此反向激活触发渠道返利,将原本各个角色独立运行的扫码活动关联起来,只有消费者完成交易扫码领奖,渠道才能获得返利,以此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调动终端卖货的积极性。当渠道商不仅把积压的货卖出去了,还能获得反向红包激励,就不想着窜货了,反而会想着多进点货,获得更多的正向、反向红包。


b.渠道商“不敢窜货”

“五码合一”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实现“盖内码、盖外码、盒码、箱码、垛码”的采集关联,按“订单、码段、批次、流水号”精准将货权让渡给经销商、终端和消费者,品牌商可以精准知道一款产品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产线哪个班组进行的加工生产,什么时间从哪个仓库发货给了哪个经销商,经销商往下出给了哪个二批商,二批商继续往下出给了哪家终端门店,门店什么时间进行的开箱上架,最终在什么时间被消费者购买扫码,从而打通企业的生产、仓库、流通、零售、消费等链路上的各个环节,并精准采集各个环节的产品实时流通数据,连点成线,实现“货物流向”的数字化。

    当“货物流向”数字化后,品牌商就能实时监控货物流向,掌控整个渠道链路,追踪查看是否存在窜货现象,同时也能知道下级经销商、终端的进货情况、      动销数据、库存数据,为窜货提供数据支撑,建立起一套数字化的防窜机制,让渠道商不敢窜货。

c.渠道商“不能窜货”

  在五码关联赋码的基础上,把渠道费用政策逐步转型为基于销售费用数字化进行渠道分润,通过BbC联动或Bb联动中给予符合政策的零售终端和经销商进行分润,对于窜货商品,按动销终端所在“渠道关系”中对应上级经销商(不含二批)给予正常分润返利,事后基于窜货商品数量给予对应窜货经销商进行合理的处罚。通过共赢分润的方式,能够有效联动起渠道上的角色,在货品流通的每个环节上都安插好“哨兵”,达到全区域、全天候全程坚守,实现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响应、解决,在根源上制止窜货行为,让渠道商不能窜货。

image.png

案例分享

  国台直接用扫码来把控对终端的利润发放,核心终端在进货和消费者开瓶扫码时都可以领到随机的现金红包奖励和实物奖励,以此激活终端,提升终端的推荐率。一年过去,国台公布了2023年核心终端、宴席推广、动销开瓶数据:核心终端56000家,终端动销与2022年同期相比提升142%;宴席推广56005场,场次增长935%;动销开瓶213.9万瓶,开瓶增长752%。

  五粮液旗下的尖庄·荣光将开箱奖励、售出返利和常规的毛利润由品牌发放给各个终端,中间不经过任何中介,保证了费用的完好、精准发放,避免了费用被截留的可能,提振了终端的售前信心、激励了终端的动销热情、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用真金白银补贴消费者策划,降低消费者的决策心理,促使消费者主动购买的同时也反向加速终端的出货速度,引起终端补货的二次热潮。

  罗丽芬集团联合米多大数据引擎,以一物一码技术为支撑,实现防窜、防伪、营销功能一体化,通过对产品物流套标的条形码和二维码赋能,可监控商品物流信息;通过产品上的二维码标签可实现防伪营销功能,消费者或者终端扫码可查验防伪信息并参与营销活动,反向提供窜货预警信息,让在企业有效监控窜货现象的同时,还能通过营销活动获取用户数据信息。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