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活动:“关联返利”比“单点激励”要好!
2024年已过大半,不管是快消还是酒水行业,整体复苏都未达预期,仍处于缩量、内卷的周期。特别是在白酒行业,产品倒挂仍是行业普遍现象,动销不畅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在市场的动态变化要求和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下,大多快消、酒水品牌都以销售费用数字化为指挥棒,通过构建五码合一数字化基础设施,用扫码发红包活动的形式,以单点激励或关联返利的费用投放方式,将有限的销售费用定向在具象的营销场景内,直接连接渠道和终端,有效促进动销。
在扫码活动费用发放中,根据费用投放的角色数量、费用触发发放的机制不同,通常分为关联返利和单点激励两种,那么这两种方式有何特点?又具备哪些优势?
“关联返利”VS“单点激励”
不管是关联返利还是单点激励,核心都不是用额外的增量费用来建设和推动,而是基于原有的存量费用预算,通过销售费用数字化的合理分配,促进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新型关系+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让渠道角色积极主动地配合扫码营销活动的落地。在此基础上,关联返利和单点激励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2.1、适用阶段:
单点激励适合扫码初期;关联返利适合扫码后期;
白酒企业在扫码初始,更多的是作为CP类活动的促销方式,面向的对象就是消费者。通过采取扫码红包作为触点的方式,去激活消费潜力,促进新品成功上市,刺激产品动销。这个时期无论是扫码技术还是扫码方式都尚未成熟,扫码活动广泛集中C端。
随着扫码红包的常态化,为了适应渠道的变化和需求,一物一码技术随之进阶,品牌商的目光瞄准了除C端之外的b端,bC一体化相关营销理论开始盛行,如何有效促进bC联动成为品牌商的诉求,因此关联返利应运而生,也逐渐流行在扫码后期的当下。
2.2、费用投放:
单点激励是品宣,关联返利是品效;
在扫码初期,品牌商采用扫码红包作为触点去激活消费潜力,为了在市场端达到强力爆破的效果,通常会集中资源到C端,在特定区域先激起浪花,让消费者知道有扫码活动,“培育用户扫码认知”;其次,就会加大红包的投入,进一步“强化用户扫码认知”,但通常都没有做“用户标签”,所以费用更多的是一种“不计成本”的大水漫灌,以量冲质。
而当扫码进入深水区之后,随着C端对扫码红包的逐渐脱敏,品牌商基本都用上了“双向红包”,从扫码技术的语言来看,就是“关联返利”,“双向红包”跟随实际动销数据来激活费用,更有针对性以及结果性,费用直达的方式也更精准。
2.3、驱动形式:
单点激励是2b/2C红包;关联返利是Bb/bC/BbC红包;
在单点激励模式下,通常CP类和TP类费用是分开独立运行的,也就是说,当品牌商做营销活动时,品牌驱动由市场部主导,发2C红包,渠道驱动由销售部主导,发2b红包,在2b和2C分开的情况下,只有各自达到一定密度后才能自然形成营销闭环,期间在某一方面必然会存在费用的浪费。
而关联返利可分为Bb/bC/BbC多种模式,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实际需求去联动渠道角色,使之形成利益捆绑关系,一旦互相关联交集,做到CP类和TP类费用的联动,就能快速激活买与卖的点状闭环,并迅速扩展开来,由点及面。也就是说,关联返利能带来大传播、高覆盖的效果,从“隐形营销”变成“显性营销”,对费用利用的更彻底,能更快进行变现。
2.4、典型代表:
单点激励是大额定投红包;关联返利是扫码再来一瓶;
通常单点激励的目的更加明确,用来刺激产品动销,而能在第一时间打动消费者的无疑是真金白银,消费者对大额红包的敏感度也更高,为了抓取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兴趣,品牌商跟风入局,红包费用投入也水涨船高,不少品牌甚至还引发哄高红包金额的恶性竞争现象。
关联返利更兼顾于渠道和终端,典型代表就是“扫码再来一瓶”,用“再来一瓶”的发奖方式,一方面用产品代替红包奖品选项,缩减活动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地串联起bC两端,让c端实现动销、b端完成分销,让渠道营销行为在线化,为后续数据采集造好房屋,顺利完成渠道数字化的变革。
比如仰韶酒业旗下的彩陶坊就以扫码高中奖率的“再来一瓶”有效地拉动终端动销,助力渠道销售,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品牌精准识别并链接消费者,持续强化消费群体培育,进而获得消费者的广泛支持与主动购买。
2.5、角色联动:
单点激励是单角色联动,关联返利是多角色联动;
单点激励也就意味着对渠道角色进行一对一激活,通常集中在单一场景下,要么对C,要么对b,属于单角色联动,品牌商只能对线下渠道终端和消费者拥有割裂的费用主导权,无法统一调控不同销售区域、不同登记的费用分配,这就可能导致费用在中途的折损和截留,以及费用数据的断层和脱节。
而关联返利是将渠道多个角色进行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属于是多角色联动,渠道多点激活,能够将促销活动费用按计划有效落地执行,激发出渠道链路中互联的角色正向和反向激励效果,为线下渠道注入新的动销活力。
2.6、数字化形态:
单点激励是单点数字化,关联返利是全链数字化;
由于扫码活动建立在线化的基础之上,所有费用也是在线化直达终端和消费者,费用给到谁就能和谁建立起在线化连接,但这种连接背后是单点数字化形态,单点意味着组织部门的独立性,并不具备协同特征,也就是说无法实现数据的跨部门流通,完成一个数据的立体化、全局化运用。
而关联返利中渠道角色按照货物流向的节点进行扫码激活返利,环环相扣,节节呼应,将整个渠道的数字化节点都相继进行了点亮,将渠道全链路纳入到数字化体系中来,一旦实现全链数字化,就能将渠道每个环节的潜力激发出来,实现渠道营销质的进化和蜕变,极大地提高效能。
做好“关联返利”能够达成的效果
在上段中,通过对比“关联返利”和“单点激励”的各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在缩量、内卷的当下,品牌商在做扫码活动时,“关联返利”比“单点激励”要好,不管是从适用阶段、活动效果以及整体效能提升上,做好“关联返利”能带来更多看得见的成效:
3.1、提升终端单店产出,提升整体销售增长;
通过消费者开瓶扫码触发终端返利的机制,将动销和费用捆绑在一起,让终端主动积极卖货,从而提高渠道推力,促进销售增长。同时在扫码返利背后,品牌商能够根据相关的数据,从优化商品结构、提升销售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成交率、提升连单率等方面给予终端指导和培训,有效提升单店的产出和盈利能力,将单店打造成样板店铺,带动周边店铺,提升整体销售增长。
3.2、销售费用直达终端,提升费用使用效率;
通过销售费用关联返利且直达终端,改变过去销售费用进货粗放式的逐级下发模式,以真实的产品动销决定费用发放的多少,有利于品牌商制定与销售目标和市场策略相匹配的销售预算,更好地掌握费用的使用情况,减轻费用的稽核、监管压力,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费用的逐级、透明、精准发放和激励,能者多劳,刺激渠道各级的积极性。
3.3、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提高渠道管理效率;
在渠道多角色关联返利的机制下,能够实现F2B2b2C全链路在线直连,并且随着返利的运行和激活,渠道链路能够保持一个活跃的状态,而不是死气沉沉。高度活跃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够有助于品牌商营销活动的下发和执行,最快时间响应、启动、落地、监控,品牌商能够大大提升对渠道的管控范围和管控力度。
3.4、掌握终端实时数据,驱动数字化业务增长。
每一个环节的扫码都是以此渠道角色数据的采集和更新,品牌商通过关联返利能够获取真实的渠道数据,比如动销、分销数据,了解终端库存、终端动销率、活动参与率等业务指标;了解渠道分销目标达成进度、各区域费销比、渠道库存和终端覆盖率等。在掌握数据的情况下,品牌商能够对渠道进行更精细化地运营,对把握整体经营情况、指导区域销售运营、实时调整经营政策等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赋能营销部门以店为单位实时调整策略,真正实现“让一线呼唤炮火”,最终打赢“班长的战争”,从而驱动业务增长。
总结
在营销数字化领域,线下渠道的数字化必须且只有先从“存量业务数字化”开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线下渠道的核心是b端,所以,企业的营销方案必须以销售动作为出发点:赋能B端,充分释放经销商的分销能力;激活b端,全面强化零售商的首推意愿;经营C端,深度抢占消费者的首选心智。
而“关联返利”的核心正是基于“存量业务的数字化”,以销售数字化作为指挥棒,对品牌商存量费用进行合理高效分配,在费用直达的驱动下,赋能B端、激活b端、经营C端,让C端“活起来”,让b端“动起来”,让bC“联动起来”,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有效提升各端扫码率,积累相关数据,最终实现用数据驱动决策,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